湖光山色話內湖

文 & 圖╱ 內湖文化史工作室 陳金讚

內湖著名地標--大湖公園錦帶橋

   

    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一日,「臺北縣內湖鄉」併入院轄臺北市,為「內湖區」。時至六十三年間,全區禁建。六十五年二月,市政府發佈大湖里附近地區的都市細部計畫和六十七年二月,在新里族段內溝火炭坑小段和五分小段,辦理第一期市地重劃後,區內各處大興土木;頓時似「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一棟棟的住宅公寓。

    民國六十三年十二月底,內湖全區人口數為51,369人;以45個寒暑飛速的開發,至一O八年底,人口總數已達285,795人,人口成長5.56倍。快速發展的主因,應拜區內「湖光山色、好山好水」優質的居家環境所賜!

地理特色——  一河二湖山多多

    內湖區位居臺北盆地的東北角,面積31.6069平方公里。北鄰士林區,東靠新北市汐止區,南以基隆河道中心線,與南港、松山區為界,西接中山區。區內地形,大體自東北向西南傾斜。丘陵一帶地質屬第三紀中新世的砂、頁岩為主,壤土呈黃棕色;平原部份則由第四紀沖積層組成,多黏土成份。

    本區氣候屬亞熱帶型,年平均氣溫約攝氏二十二度;夏季平均氣溫約攝氏三十度,冬季平均氣溫約攝氏十二度;且受中國大陸氣團(東北季風)影響,年降雨量在2000-3000公釐之間。

    基隆河昔日堪稱「內湖人生長的臍帶」,除了生活飲水、農田灌溉和水路運輸外,沿河居民更依她為生,如撈蛤蠣、煤炭粒;對外交通,則利用渡船或架設橋樑。舊時境內較著名之陂塘者有十四份陂(今大湖)、內湖大陂(今碧湖)、公館陂、五份陂、馬路陂、店仔陂、湳田陂和七份仔陂。當今,僅殘留「大湖」和「碧湖」兩個「湖泊」。

碧湖晨光美景

    區域內東、北、西三方係五指山系山陵環繞,南面臨河;北緣最高峰白石湖山海拔517公尺,南部平原海拔約 7公尺。丘陵與丘陵間,形成多處山坳地;「內湖」行政區名,亦因山岰地形(閩南語曰「湖」)而取名。

大湖公園晨曦美景如畫

歷史沿革——  多元族群與地方首長

    從明永曆元(1647)年,荷蘭時代的戶口資料記載,基隆河內湖段南北兩岸的「番社」──麻里即吼(簡稱錫口)、里族和搭搭攸(或稱塔塔悠)三社,戶數計117戶,人口數為470人;迄今(公元2020年),已歷三百七十三年。

    在康熙中葉以前,漢人尚未大量移民內湖之際,區域內的凱達格蘭平埔族先住民,是以母系社會為家庭重心,過著漁撈、狩獵和簡易農作生活;地廣人稀,棲息處選擇臨河地。由於雍正十(1732)年五月,清廷有條件式的允許人民攜眷來臺;乾隆三十五(1760)年五月,再度解除人民攜眷渡臺之禁令後,漢人(父系社會)大量湧入;漢人的移民中,從較著名家族的族譜記載,有黃純善、山腳許居、番仔陂郭崇飽、港墘何士蘭、五份王團圓、灣仔林秀俊、「游厝」游子蹄與游子彪伯仲等人前來拓墾。漢族中的客家、漳州、泉州籍移民,客籍人數較少,漳州籍為最多;漳州詔安客籍人氏,有何士蘭家族、游子蹄與游子彪家族和謝拔鎰家族;山腳「陳厝」祖籍廣東潮州饒平縣,亦屬客籍。泉州籍的移民,居住在北勢湖、洲仔尾、葫蘆洲和五份地區,均臨基隆河;其他大部份的土地,則由漳州籍先民分佈其間。

謝裕記家族團照 (陳金讚 翻拍提供)

    日治時期,較成市集的聚落,有北勢湖老街和港墘老街;因受基隆河整治工程影響,已夷為平地,今正在「重生」成內湖科技園區。現在的內湖路二段「中店仔」與「梘頭店仔」,尚餘少許的老店舖和內湖「庄役場」(區公所前身)的附屬會議室(今內湖公民會館)等舊建築物。

    民國四十四年二月,大陳列島居民撤退來臺,設立「清白新村」安置部份的難民。民國五、六十年間,為配合政府的「鼎興計劃方案」和其他的政策,內湖鄉內陸續成立十餘處眷村和國會山莊,有影劇五村、精忠新村、憲光新村、內湖一村、內湖三村、貿商三村、貿商七村、治磐新村、干城新村、碧湖新村、麗山新村和大湖山莊等,村子裡的鄉親,皆是來自中國大陸各省份;另外,「大華新村」,亦容納百餘戶越南的僑胞;還有,「東湖國宅」內,居住一批阿美族原住民;又從解除禁建以降,大量進住年輕、中產階級、小家庭的新移民後,儼然是一個「族群聯合國」。

依據昭和八(民22)年,《內湖庄庄勢一覽》記載,稱明治二十八(1895)年,地方事務管理由李光煥擔任總理。明治三十一(疑應為30)年,新里族分離為第九區,區設庄長,李光煥再掌庄長;當時為臺北縣士林辨務署管轄。新里族又分離為第十區,林深坑任庄長。隔年,林深坑辭世,林作人繼任。三十二(1899)年十月,內湖庄移併水返腳辨務署管轄;本庄則與北勢湖、洲仔合併,成為第十二區,而新里族更改為第十一區。三十四年十一月,更改「地方官制」,廢除原有的辨務署,成為臺北廳直轄,內湖庄改為第十區,新里族改為第十一區。三十九年一月,新里族又與內湖庄合併。四十一(1908)年,李光煥因病辭職,粉寮郭華瑞繼任;但在職不久,即身故。番仔陂郭章龍接任區長,服務公職前後九年餘。

    大正九年十月,內湖區和南港區合併為內湖庄,首任庄長是郭華讓。大正十三年,郭華讓任期屆滿,由姪兒郭國仕繼任;郭國仕服務到昭和七(民21)年九月底,前後合計八年。昭和七年十月一日,前庄長郭華讓再度任職內湖庄長,直到民國三十四年十月止。

    民國三十四年十一月(臺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官派當時擔任內湖國校校長林老英,為首任內湖鄉長;之後,舉辦兩屆的「間接選舉」鄉長,由謝水柳和林金子分別當選。自民國四十年七月一日起至四十五年六月底止,林金子連續當選兩屆民選鄉長。第三屆民選鄉長為郭金田;第四屆民選鄉長是劉查某;第五屆林金子再度蟬聯民選鄉長,直到五十七年七月一日改隸院轄市後,成為首位派任區長。之後,繼續派任的區長有孟  範、歐  文、陳正治、巴  馳、張起龍、葉傑生、余星華、黃振昌、孫清泉、吳坤宏、張金鎮、林世崇、林  菁、林秉宗(現任)。

六位前區長合影--前排左起巴馳先生、林金子先生和歐 文先生;後排左起葉傑生先生、張起龍先生及余星華女士。

交通建設——  從船渡到捷運

    內湖區最早的一條對外陸路——內湖路一段,築於明治四十(1907)年,由內湖山腳至圓山,是唯一免渡河的交通要道。日治時期的境內交通道路,是以庄役場(區公所前身)為重心,呈放射線狀路網,除了「內湖圓山道」和「宮前町梘頭道」(大稻埕至梘頭,民2)之外,尚有「內湖松山道」(役場至洲尾)、「五分道路」(梘頭至五份)。基隆河內湖段的聯外渡船碼頭,計有五分、羊椆、頂洲尾、下洲尾、粉寮、港墘和北勢湖等七處,由專人負責駕舟擺渡。

基隆河內湖石壁潭段河道景觀

    內湖最早的吊橋,首推五份吊橋;係創建於大正七(民7)年,主要提供運煤之輕便煤車通行。民國二十四年八月十九日,內湖吊橋通車後,交通更為便捷。第二座人行吊橋,完工於三十七年二月,是連絡內湖週美與南港間的「長壽吊橋」。對外的跨河大橋,有相繼完工的麥帥橋(53)、成功橋(60)、成美橋(65)、南湖大橋(66)、民權大橋(71)、麥帥二橋(84)、環東大道雙層橋(87)和麥帥一橋(下層橋89)。

環東快速道路跨基隆河雙層橋

    民國五十三年五月,麥克阿瑟公路完工通車;迨五十九年元旦,成功路口立體匝道開放通行後,進出臺北、內湖間,成為一條快捷的道路。其他主要的幹道,也配合拓寬或新建工程:拓寬內湖路一段(63)、新明路(65),完成新建的成功路四、五段(68),康寧路三段(69),民權東路六段、金龍路、東湖路(71),七十二年拓寬完成文德路、港墘路;八十年間,先後完成環山路、瑞光路、金湖路和金龍隧道及民權隧道;八十七年十一月,環東大道之南湖大橋與麥帥橋間的下層部份路段完工通車。

    民國六十六年十月,中山高速公路臺北、內湖段竣工通車;八十六年十月「汐股高架道路」之內湖堤頂交流道啟用;八十九年六月底,東湖交流道開放通行。捷運內湖線依照行政院原在八十二年八月核定的高架、中運量方式興建;係木柵中運量系統之延伸,全線約13.1公里;途經內湖路一段、文德路及成功路三、四、五段和康寧路三段,其中計有七個車站;全線通車後,對整體交通有極大助益。

捷運文湖線西湖站高架軌道附近景觀

產業演替——  從水牛變滑鼠

    最早時期,先住民凱達格蘭平埔族人傍水而居;土地的利用,則是簡易的雜作(如種植地瓜、甘蔗等)、牲畜飼養和提供獵場。清康熙中葉至乾隆年間,漢人陸續前來租園墾荒;同時,亦找尋水源,闢建灌溉圳道、陂塘,大部份的平原,被闢為「水田化」;滿田金黃色的稻穗,即是先民汗水的成果。

    從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六八年期間,內湖的經濟產業,農產品有稻米、蔬菜、雜糧、蔗糖、茶葉和水果;林產有竹材、竹筍、木材、木炭薪材等;礦產是石材和煤炭。工業產品有紅磚、臺灣瓦、土製水管和毛刷品。竹細工製品有畚箕、謝籃、果籃、竹扇、斗笠、筊老等。

白石湖社區婦人們竹編盛器

    民國六十一年元月,「內湖特定區開發處」正式成立,該計劃根據臺灣北區區域建設計劃之要求而設立,準備作「全盤」之規劃。最後,以「政府為衡量國內外當前情勢,順應民眾意願,對內湖特定區之開發,變更原定政策,放棄區段徵收,改循公佈都市計劃之方式辦理」,終於在同年十二月底,撤銷該處,計劃宣告中止。

    依據昭和八(民22)年內湖庄役場舊文獻,稱當時的水利灌溉面積是488甲(約473公頃);但從民國八十八年底,內湖區農會統計資料顯示:全區耕地(含旱作)面積僅剩約七十餘公頃,實際務農者僅存二百餘人;如此數據,可證明內湖的農業,盛況不再。當下的農產品,主要以蔬菜、花卉、竹筍和水果等;其中以草莓、香菇和切花,知名度較顯著。

    自八十五年三月,「時報廣場」落成啟用暨瑞光路上的自由時報印刷廠、臺北市花卉批發市場開幕營業(民86)以來,號稱「科技廠辦大樓」紛紛競相興建;短短之二十餘年光陰,廠辦大樓鱗次櫛比的矗立著,且進駐了多家的電子企業總部,面目煥然一新,猶如「麻雀變鳳凰」!

內湖科技園區裡廠辦大樓大興土木

宗教民俗與名勝古蹟

內湖區的宗教信仰,有舊文獻或老文物流傳者,為清乾隆中葉,拓墾業戶林秀俊隨身攜帶的「公館庄武身開漳聖王」神像,並組成卅六人的「神明會」;乾隆五十二(1787)年三月的「林小文抗清」事件後,並於嘉慶十九(1814)年,興建的碧山巖開漳聖王廟內之「開基祖廟」石室,提供全區漳州籍住民的信仰中心;嘉慶三(1798)年十月,所告示的「簡公碑」碑文內容,記載內湖庄六大角之福德祠,為全庄祭拜「社神」(土地守護神)的所在,並有庄耆之「神明信徒代表」;光緒五(1879)年三月,基督教偕叡理(或稱馬偕)牧師Rev.GeorgeLeslieMackay曾前來內湖庄港墘和北勢湖庄傳教。

    內湖區域的漢民族移民社會,早期形成三大祭祀圈,一者以漳州籍的碧山巖「開漳聖王」為守護神;再者泉州籍的北勢湖庄,參加大龍峒保安宮「保生大帝」或媽祖之信仰;三者泉州籍的洲尾庄,參與「松山十三街庄」慈祐宮媽祖之信仰。在當今境內的宗教寺廟,堪稱多元性的信仰和多量化的設立;依據《區務統計要覽》統計資料:道教四處(太陽堂、開漳聖王廟、福德祠、延平宮),佛教三座(圓覺寺、金龍院、恆光禪寺),基督教五所(未登記者,應有二十餘所)和「神壇」一百五十個。隨著社會的開放和信仰自由的影響,新住民攜來原鄉的神像而邀社區人士共同祭祀者,為數不鮮;另有尋覓「風水吉地」者,或者依個人或宗教組織的拓展而設置等等。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禮斗法會盛況

    於三、四十年前,本區尚屬農業社會,民俗活動皆以此為重心,配合歲時節令而形成豐富的禮俗。較盛名者,有元宵夜的「攻炮臺」與「夜弄土地公」、農曆二月十五日的「公館庄武身開漳聖王遶境」、農曆三月的「迎媽祖」、端午節「賽龍舟」、農曆六月的「碧山巖開天門」、中元普渡、中秋賞月、下元節三界公聖誕殺豬公、冬至搓湯圓和捏「雞母狗仔」等。

    本區列入古蹟者,有內政部頒布的第三級古蹟——林秀俊墓園;市政府頒布的四處「市定古蹟」——北勢湖清代打石場、內湖庄役場會議室、郭氏古宅(內湖紅樓)及陳文瀾古墓群。大湖公園與碧湖公園是市民觀光休憩的最愛,其他名勝地如碧山巖、石船、圓覺瀑布、金面山和鯉魚山等;同時,配合山區完善的登山步道系統,臨高遠眺,臺北盆地風光盡收眼底,山水相映成趣,享受「山水內湖」自然景觀與人文之美。

石崁黃氏古厝鄉土導覽

教育資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日治時期的明治三十八(1905)年十一月十五日,「錫口公學校內湖分教場」設立於港墘,借用民宅作為教室,此為內湖官辦教育之端。四十四(1911)年九月十日,分教場新校舍落成,教學場所由港墘民宅喬遷新址(今內湖國小校園)。大正二(民2)年四月一日,內湖分教場獨立設校,改稱為「內湖公學校」。昭和十八(民32)年三月和二十(民34)年四月,分別設立「內湖公學校五分分教場」(今東湖國小前身)及「內湖公學校洲尾分教場」(今潭美國小前身)。

內湖公學校校慶活動盛況

    時至民國五十年以降,由於陸續新遷入大量的住民,學童數逐漸呈現飽和狀態,相對的先後成立的學府,如碧湖(50)、西湖(67)、康寧(68)、明湖(76)、麗山(77)、新湖(80)、文湖(81)、大湖(82)、南湖(83)等國民小學;國民中學計有內湖(57)、麗山(68)、三民(73)、西湖(76)、東湖(78)、和明湖(80)等六所;其餘的高中、高職和專校,有西湖工商(54)、方濟高中(54)、德明科技大學(54)、國立臺灣戲曲學院(57)、康寧護專(57)、文德女中(60)、達人女中(65)、內湖高工(75)、內湖高中(77)、麗山高中(89)、南湖高中(91)等十一所。

碧湖國小學生運動會

另外,本區擁有市立圖書館的內湖、西湖、西中及東湖分館和臺北市防災科學教育館,對於輔助教育功能,也是助益良多。

親民、便民的行政資源

    民國七十二年十月三十一日,由原位於內湖路二段 342-1號(今內湖派出所處)的內湖區公所舊辦公廳舍,喬遷新址,舉行行政大樓啟用典禮;其建築物為地下二層,地上八層。行政大樓內尚有內湖衛生所(附設門診中心)、稅捐稽徵處內湖分處、內湖戶政事務所、內湖圖書分館等公務單位,此為開啟區政服務的新紀元。

    本區公所下設置39個里辦公處,為對區民作第一線面對面的服務;另設樂康、五分、湖興、石潭、行善、西湖、港華、港墘、陽光、紫星、湖濱、內湖、金龍、碧山、清白、大湖等16座區民活動中心。

    市政府所屬機關另有內湖警察分局(下分設內湖、西湖、大湖、潭美、文德、東湖、康樂、康寧、港墘等9個派出所)、內湖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內湖幼兒園、內湖區清潔隊、內湖垃圾焚化廠等單位。

位於民權東路六段的「防災科學教育館」景觀

結  語

    內湖區「湖光山色、好山好水」,美景天成,儼然一座臺北市的「後花園」;佔地約全區六成高比例的森林保護區,為內湖住民共有的「綠色寶藏」。土地的利用與再生,是由農地升級成住宅區、文教區和輕工業區;住民的匯集,乃從先住民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到漢族粵閩籍(客、漳、泉)移民,進而擴大容納了不同族群的人士,遂形成「族群聯合國」。

俯瞰碧湖公園一隅

    緬懷過去,把握現在,策勵未來;於當下臺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中,內湖區屬於開發較晚期,且具備發展成「郊區住宅」、「觀光休閒」、「科技產業」及三軍總醫院「醫療資源」之潛力。除了享有豐富的社區資源與深厚的文化內涵外,「如何再提升社區生活品質」之各項議題,端賴區民共同的深思與戮力!

湖光山色--好山好水好宜居

參考書目:

1.《內湖傳家寶》  陳金讚著作、發行  民89.08初版

2.《區務統計要覽》  臺北市內湖區公所編印  民89.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