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區從「水牛變滑鼠」的改制奇蹟

足跡50 ―― 內湖區從「水牛變滑鼠」的改制奇蹟

今年7月1日,巧遇內湖區由原臺北縣內湖鄉改制院轄後的第50週年;回顧這半世紀改制的足跡,不難發現內湖區的行政版圖,僅有31.5787平方公里,是鄰近士林區62.3682平方公里面積的50%,但是設籍人口數只差291人,若再加入內湖科技園區內每天進出職場的員工數約16萬人來算,則內湖區境內呈現出一片榮景盛況,絕非自誇! 這其中的來龍去脈,臚列以下6個面向,分別探討。

一、水牛變滑鼠 ―― 從農業社會進化到工商科技業

在50年前的內湖地區,行政隸屬臺灣省臺北縣;內湖鄉位處臺北盆地東北隅的基隆河右岸(北岸),全鄉分成13村,設戶籍人口未滿4萬人,係典型的農村風貌,山村、聚落成散布狀,晨昏時間,可見村落裊裊炊煙。

 

經過50年時光機的進化,內湖區已煥然一新了,從農耕的水牛社會,演變到電腦科技資訊的產業。由於內湖區改制前夕,臺灣省政府令臺北縣政府,將內湖鄉暫行禁建業務。之後,內湖區境內也配合市政的整體規劃,歷經8期的市地重劃工程,井然有序的市容街道景觀,完善的公共工程建設到處可見;因此,造就了西湖、紫陽、金龍、東湖、灣仔及洲尾等6個「次分區」蓬勃發展。成為在地人常提到的「過去內湖的平原,是播種稻子,而今天則已改『種』滿房子了!」

 

值得一提的是民國56年的內湖鄉,地屬偏鄉,曾擁有二條煤炭地層10餘座舊礦區記錄。傳統工業生產,僅見基隆河岸邊的磚瓦窯廠,依舊吹奏著該行業「夕陽」的樂章;到後期的磚窯廠,因環保意識抬頭,只能趨向停爐關廠狀態了;鄉內只有北勢湖及新明輕工業區內,少數的輕工業廠商製造生產而已。時至民國87年後,內湖第5期和第6期的重劃區 (基隆河截彎取直整治) 工程相繼竣工後,又搭配整體的聯外交通新建設,也都緊密的完成了;因此,現代化的廠辦大樓,如雨後春筍般的從地表冒出,一夕之間鱗次櫛比的矗立在內湖的各角落,內湖也由水牛農業變成高科技產業區。

 

   
山腳媽祖誕辰慶典 — 陳俊誌提供翻拍 內科園區瑞光路現代化廠辦大樓群 — 陳金讚攝

 

二、截彎整治 ―― 基隆河內湖段的地形大改觀

民國80年11月11日,當工程挖土機開挖基隆河岸邊的第一鏟土方後,正式展開基隆河截彎取直整治計畫工程;該計畫由臺北市政府報請行政院,於79年9月14日核定實施,使得基隆河兩岸達到二百年洪水頻率的保護標準,採用區段徵收方式,分配土地和興建國宅,安置住民的整體開發利用。

 

工程範圍自南湖大橋至中山橋,全長約17.4公里;其中分上游南湖大橋至成美橋段,稱為小灣段(長約4.1公里);成美橋至中山橋段,謂為大彎段(長約13.3公里)。舊宗(舊里族)和金泰(下搭悠)段增設新河槽。該計畫工程有堤內約277公頃新生地,和堤外約224公頃河川綠地的效益。

 

從此,基隆河內湖段的河岸地形,產生了空前極大的改變。內湖舊有的石壁潭、羊稠、洲美、下彎仔、粉寮、港墘、洲仔及北勢湖地區的地表,也因這項整治工程,徹底的改變,其中包括港墘和北勢湖二處老街區,幾乎都消失無蹤了;代之而起的是現今內湖科技園區、第5期重劃區,以及東湖、灣仔和西湖地區,均為快速的發展起來。

 

整治工程之後的原「內湖輕工業區」,因勢利導的被改變成「內湖科技園區」;截至民國105底,內湖區境內的「大內科」(第5期和第6期重劃區統稱)、北勢湖輕工業區和新明輕工業區,近20年以來,「美麗的意外」創造了新臺幣近5兆的營利總額,更聚集了約有5千餘家電子科技總部、生技業、電子媒體及金融銀行等機構廠商,極像一隻「金雞母」,在內湖持續的下金雞蛋般榮景。

 

   
第6期重劃區整地完工後夜貌 — 陳金讚攝 從大金面山俯瞰內湖科技園區現況 — 陳金讚攝

 

三、交通演變 ―― 從船運到捷運

 

北勢湖與下塔悠間舊渡船 — 范增平 提供翻拍

最早期,內湖地區的聯外交通尚未建設之前,是以基隆河的航運為始,大小運輸駁船往來內湖河段;聯外小渡船碼頭,設有五分、羊稠、頂洲尾、下洲尾、粉寮、港墘和北勢湖等七處,由專人負責駕舟擺渡。

 

由於地居偏鄉,出入交通極為不便;若欲前往今天臺北市區的衡陽路、博愛路一帶「城內」,或大稻埕迪化街,則需要千辛萬苦的翻山越嶺,再加上船渡、徒步方式,才能抵達目的地。日治時期,內湖境內交通道路,是以庄役場(區公所前身)為重心,呈放射線狀路網,除了「內湖圓山道」和「宮前町梘頭道」之外,尚有「內湖松山道」及「五分道路」。

 

對外聯絡吊橋,設有民國24年8月的內湖橋,及37年2月的長壽橋。之後,相繼完工的聯外橋樑,計有麥帥橋、成功橋、成美橋、南湖大橋、民權大橋、麥帥二橋、環東大道雙層橋和麥帥一橋。

 

民國53年5月,臺灣地區第一條快速麥克阿瑟公路完工通車;迨至59年元旦,成功路口立體匝道開放通行後,進出臺北與內湖之間,交通更為便捷。民國66年10月,中山高速公路臺北、內湖段竣工通車;86年10月,「汐股高架道路」內湖堤頂交流道啟用;87年11月,環東大道之南湖大橋與麥帥橋間的下層部份路段,完工通車。89年6月底,東湖交流道開放通行。捷運文湖線於98年4月,全線通車後,對內湖區整體的聯外交通系統,有極大的助益效能。

 

捷運文湖線成功路四段高架路網景觀 — 陳金讚攝

四、人口暴增 ―― 小家庭、年輕化族群,大量進駐

內湖地區的原住民,依據西元1654年,荷蘭人所繪製〈大臺北古地圖〉資料顯示,其中的里族和搭搭攸社平埔族原住民部落,位於基隆河北岸,戶數計53戶,人口數為197人;凱達格蘭平埔族原住民,是以母系社會為家庭重心,過著漁撈、狩獵和簡易的農作生活;地廣人稀,棲息地選擇臨河處。

 

於清康熙末年,漢族中的客家、漳州、泉州籍移民,陸續前來墾荒,客籍人數最少,漳州籍為最多;日治時期,較為形成市集的聚落,有北勢湖老街和港墘老街。民國元年,內湖境內設戶籍的住民,為1,380戶8,154人。臺灣光復後的民國36年,內湖戶籍住民為2,095戶11,597人。

 

十四份謝家祖厝 — 謝欽宗提供

民國44年2月,大陳列島居民撤退來臺,在內湖設立「清白新村」,安置部分的「難民」。之後,為配合政府的「鼎興計畫方案」與其他的政策,當年的內湖鄉境內,陸續成立十餘處眷村和國會山莊,及碧湖新村、麗山新村等,村子裡的鄉親,皆是來自中國大陸各省籍;另外,「大華新村」,亦容納百餘戶越南的僑胞。到了內湖區改制前一年民國56年,其戶籍住民為7,198戶35,365人;當時的國民教育,僅有內湖、東湖、潭美及碧湖等4所國民小學,3所私立中學暨西湖商職、德明專校。

 

從民國63年,逐漸解除禁建以降,本區大興土木,住宅社區紛紛的設立,吸引了大量來自臺灣中南部,年輕、中產階級及小家庭的新移民進駐。由於拜內湖區優美的自然環境、交通便利及房價低廉等優勢條件關係,時至107年5月底,設籍人口總數已高達287,512人,人口成長距改制前已有8.13倍之多,新舊住民呈現懸殊的人口比例。國民教育則增加,有內湖、麗山、三民、西湖、東湖和明湖等6所國民中學;另外,再增加西湖、康寧、明湖、麗山、新湖、文湖、大湖、南湖和麗湖等9所國民小學;高中職則新增內湖高中、麗山高中、南湖高中、內湖高工等4所,暨2所大學及2所學院,大量年輕家庭人口遷入,讓內湖教育體系呈現繁榮景象。

 

 

康寧路三段新住宅大樓社區 – 陳金讚攝

五、社區營造 ―― 榮獲第3度國際安全社區認證成功的案例

 

都會型的社區營造,有其諸項的困難度,例如社區住民普遍的認同感與共識性等,不易形成;導致社區公共議題的推動,處處顯得寸步難行。異軍突起的內湖安全社區推動工作,始於民國91年;在翁福來創會理事長、白璐教授及孫清泉前區長登高一呼,迅速聚集了一群來自學界、產業界和在地社區熱心公益的夥伴,一起投入先期的籌劃工作。由籌設初期的「內湖區安全暨健康城市促進委員會」,到93年成為正式立案「臺北市內湖安全社區暨健康城市促進會」,96年組織更名為「臺北市內湖區安全與健康協進會」。

 

民國94年及99年,內湖區連續獲得國際安全社區認證,遵循著WHOCCCSP(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安全推廣協進中心)六大準則,在內湖區推動與經營的其核心意義與價值。民國104年,李明珠理事長再度率領全體理監事會成員,再次通過第3度認證成功。

 

促進會本著為內湖區居民及在內湖工作與從事各項活動的人,「建立一個安全健康的軟硬體環境」、「增進區民的安全生活技能」、「結合社會資源,引導社區參與安全營造活動,促進民眾安全健康的生活型態」、「辦理社區對安全促進相關議題的建議及改善事項」、「分享並推廣內湖區的成功經驗,協助臺灣及國外社區建立安全社區」,藉由內湖安全社區的演進,提昇內湖居住品質,創造內湖人的驕傲。

 

新舊任理事長交接典禮全體理監事會成員與嘉賓合影

六、宜居社區 ―― 湖光山色、好山好水環境,成就優勢的移居新社區

 

內湖區位居臺北盆地的東北角,北鄰士林區,東靠新北市汐止區,南以基隆河道中心線,與南港、松山區為界,西接中山區。區內丘陵地形,屬以五指山系,大體呈現自東北向西南單面傾斜,「綠手指」丘陵山脈,觸及基隆河北岸;地理特色為「一河、二湖、山多多」,優良的自然環境,勝過本市其他的行政區。

 

內湖區的「湖光山色、好山好水」自然環境,美景天成,儼然一座臺北市的「後花園」。早期開發的境內,擁有近10處大小不一的埤塘散落著,因而形成「埤塘文化」的地形特徵;約佔有全區六成高比例的森林保護區,是內湖住民共有的「綠色寶藏」。

 

土地的利用與再生,是由農地升級到住宅區、文教區、輕工業區和科技園區。在當下臺北市12個行政區中,內湖區屬於開發較晚期,是一「年輕社區」,係具備有發展成「郊區住宅」、「觀光休憩」及「科技產業」潛力的新社區。

 

綜觀內湖區改制半世紀以來,本區配合院轄市府整體的公共設施規劃得宜,一切公共性建設條件,比起省轄縣市資源來得優渥;其次,優美的「湖光山色」自然環境、便捷的聯外交通、運輸等系統,以及大片基隆河整治工程後的新生地,和多期完善的市地重劃工作,使得大量的新住民和廠商,趨之若鶩的進駐。未來,社區的新舊住民,應彼此同心協力做好社區共識及社區營造的各項重要課題,朝向最優質的「宜居社區」而戮力實現。

 

 

碧湖畔–濱湖皇家 — 陳金讚攝

文˙圖 ∕ 陳 金 讚 ( 內湖文化史工作室 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