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事‧眾人推──雙湖生態復育行動熱烈展開,邀您共襄盛舉!(113年)

為守護內湖區大湖與碧湖公園的濕地生態,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與內湖社區大學、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攜手合作,推出系列生態復育行動,邀請大小朋友一同守護我們珍貴的水域環境。

🐟 為什麼要移除外來魚種?

近年來,因民眾餵食與放生行為,導致琵琶鼠等外來強勢魚種大量繁殖,不僅壓迫原生魚種生存空間,也造成湖泊水質惡化、生態失衡。自110年起,公園處啟動「外來魚種移除計畫」,結合社區與志工推動生態教育,成效良好,深受民眾肯定。


🌿 2024年雙湖生態復育系列活動資訊

1️⃣ 生態工作坊(已於5–6月完成)

  • 課程內容:認識外來魚種、漁具使用、生態探查(大湖、大溝溪園區)
  • 合作單位:內湖社大、生態保育協會

2️⃣ 生態座談會

  • 📅 7月20日(六)
  • 🗣 主題:「雙湖生態修復願景」
  • 📍 邀請NGO團體、志工與民眾共同討論雙湖未來發展與行動方針

3️⃣ 外來魚種移除活動

  • 📍 大湖公園場
    • 📅 7月27日(六)09:30–12:00
    • 📋 內容:魚種辨識、移除、記錄作業(志工協力進行)
    • 🗺 下午場(13:00–15:00):由陳金讚老師進行人文導覽
  • 📍 碧湖公園場
    • 📅 8月17日(六)09:30–12:00
    • 📋 內容:製作生態浮島+外來魚移除與記錄
    • 🎣 下午場(13:00–15:00):張嘉宏老師親子釣魚體驗

不論是否參與過工作坊,皆歡迎民眾報名參與,共同為生態盡一份心力。
公園處花卉中心宋馥華主任進一步表示,在內湖社大的合作下,已有志工投入生態解說,今年首次辦理座談課程,盼望有更多在地民眾加入志工行列,參與雙湖修復實際行動,相關活動名額有限,不論有無參與過工作坊課程的民眾皆歡迎報名,透過課程與活動,更加認識雙湖生態與人文底縕,共同守護公園水域環境。


👨‍🏫 官方表示:

  • 花卉中心主任 宋馥華表示:
    今年首次開設座談課程,期盼更多民眾認識雙湖生態與人文底蘊,成為修復行動的一份子。
  • 公園處補充提醒
    公園為民眾休憩空間,亦開放特定區域釣魚,呼籲大家勿任意放生或餵食,以免破壞生態平衡。

🚉 交通資訊

  • 碧湖公園:捷運文德站步行約10分鐘,或搭乘247、267、552、小2等公車至「內湖國小站」步行可達
  • 大湖公園:捷運大湖公園站出站即達,亦可搭乘多線公車(如紅2、284、617、681等)至「大湖公園站」

🌏 歡迎關心環境的您攜家帶眷,共同參與雙湖生態復育活動,讓我們一起守護內湖的綠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