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矽谷?臺北超級金雞母!」──內湖科技園區的發展現況

臺北市新崛起的地標──內湖科技園區,象徵著臺北市高科技時代的來臨。

「内科」從違章工廠林立到營收破兆,超越「竹科」成為臺灣最大科技園區的歷程,讓全世界都刮目相看,還有媒體更以「黃金傳奇」來形容。這是第一個由民間投資及政府放寬產業進駐而發展出的「都會型高科技園區」,園區內資訊、通訊等策略型產業、企業營運總部、研發中心及餐飲、金融等多元支援性服務業林立,是個結合資金、技術與人才的科技重鎮。對一座像臺北市這樣,建城已經超過120年的城市來說,「內科」的存在與發展,不只是科技力量帶動經濟奇蹟的象徵,更是城市歷史的大幅躍進!

 

 

 

 

 

 

 

(一)「臺北矽谷」──內湖科技園區發展現況

1.發展現況

民國90年,時任馬英九市長第一次和「内科」廠商舉行座談會時,曾經說過:「我把各位當作我們的金母雞…希望各位不斷的生金蛋,各位賺大錢、錢大賺、大賺錢我們最高興,這才是我們臺北未來的一個希望。」

三年之後,正如其預言的「内科」真的成了臺北市的超級金雞母。92年度全年營收突破一兆,93年度更成長到1.5兆,震撼各界。臺北内湖科技園已然成為臺北市新興產業聚落,在這個豐收的季節,展現出令臺北人驕傲的成果!

園區近5年營業額,以每年平均近30%的速度成長,是大臺北地區營收最高,聚集豐沛資金、技術與人才的科技園區。根據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委託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對區內廠商調查報告,截至2019年4月底共有5,996家廠商完成公司、行號登記,內科腹地已開發達95%。

為持續發揮產業群聚效益,並提供臺北市科技產業更充裕的發展用地,臺北市政府已統籌結合園區鄰近的大彎南段工業區、羊稠段工商展售區與蘆洲里工業區等周邊用地,推動「大內湖科技園區」計畫。

 

 

 

 

 

 

 

 

圖/取自107年度臺北內湖科技園區、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大彎南段工業區及內湖五期重劃區廠商調查分析報告

 

2.產業類別

內湖科技園區內資訊、通訊等策略型產業、企業營運總部、研發中心及餐飲、金融等多元支援性服務業林立。臺北市商業處公司商業登記資料顯示「截至108年4月底共有5,996家廠商完成公司、行號登記,較90年底的600家成長高達9倍以上,且目前園區開發率達95%以上。」

產業 園區廠商
資訊 光寶科技、仁寶集團、明基集團、D-Link、群信行動數位科技、崇越科技、IPS總公司、OPPO台灣總部、鴻海、友尚、精英、台塑、啟碁集團、捷安特、台達電、神通等。
電子 益登科技、尚立等。
通訊 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等。
金融 台北富邦金控、國泰世華金控、台新金、新光金等。
媒體 媒體 臺周刊等。
電視 三立電視台、年代電視台、TVBS、緯來電視網、MOMO購物台、八大電視台、壹電視等。
報紙 自由時報、中國時報等。
大賣場 大潤發、家樂福、好市多、特力屋、愛買等。
保全 新光保全、中興保全、良福保全、海天科技保全等。
物流 DHL臺灣北部運籌中心、美商聯邦快遞臺灣北部運籌中心、荷商TNT快遞公司、UPS優比速快遞、順豐速運-內湖點部(SF) 等。
運輸 台灣大車隊等。
其他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大愛感恩科技等。

3.園區範圍

 

 

 

 

 

 

 

 

 

 

 

 

圖/取自臺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

園區範圍包括:

內湖路一段、港墘路、瑞光路、民權東路六段、舊宗路二段、堤頂大道2段所圍地區,行政區屬西康里、港墘里、瑞光里、湖元里之一部分。

園區土地面積:

計149.72公頃,產業用地占81.95公頃。


(二)內湖科技園區吸引產業進駐的優勢

 

 

 

 

 

 

 

1.地理優勢──順暢的交通網路

內湖科技園區地理位置相當優越,園區周圍不僅有環東快速道路和市民大道交匯,只需5分鐘就可抵達松山機場;還有鄰近中山高速公路堤頂交流道、堤頂快速道路和北二高南港聯絡道等,可迅速銜接上中山高、北二高和北宜高,40分鐘就可到達中正國際機場,與新竹科學園區之間也只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且位在臺北市都會區位上,如有些高科技公司常有國外廠商來訪,住在信義區的飯店從基隆路上堤頂大道,只要10分鐘就可以到園區,交通網絡相當便捷!

而得天獨厚的是,內湖科技園區位於臺北市政經重鎮的地理優勢──人文、投資環境、法制條件、行政效率、豐沛的人力資源及優質的生活品質等,更成為內湖科技園區無法替代的關鍵優勢與資源。

2.企業成本考量──屋美價廉的商業大樓

園區內租金與售價僅為信義計畫區同級建築的1/3~1/2價格,內湖科技園區租金一坪約1,100~1,400元,信義計畫區則約在2,500元以上,但兩區交通時間只約十分鐘,同樣都是臺北市,以內科目前的價格僅能買到臺北市商業地段的 B 級大樓,卻能在內科買到氣派的A級商業大樓,價格不僅合理甚至有些偏低,因而成為企業總部的絕佳選擇。

3.產業群聚──企業總部的陸續進駐帶動產業聚落的形成

內湖科技園區有很多企業總部,甚至同一產業的上中下游全集中在一起,這對高科技業而言,非常重要。2017年7月底止,內湖科技園區已有光寶科技、仁寶電腦、大眾電腦等30家企業總部及其81家關係企業與10家研發中心進駐,園區已成為臺北市企業「營運總部」及「研發中心」的重要群聚之地。

4.優質人才

臺灣是高素質人才的培育基地,擁有超過200所大專院校,MBA人數更居亞洲之冠。其中臺北市内共有二十七所大專院校、七所醫學中心、十餘所大型研究機構,市民受高等教育比例更是年年增加,加上全臺各地菁英匯集,這些優越的條件,提供「内科」充分的優質人才來源。在2019年工商時報一則報導中更提到:「1111人力銀行15日發布最新報告,分析全臺科學園區碩博士以上高學歷求職者的平均薪資,結果發現內湖科技園區含金量最高,平均薪資54,136元,不僅比園區外碩博士高出15.5%,更打敗過去臺灣科技人才重鎮的新竹科學園區,成為全臺身價最高的科學園區!」

(三)內湖科技園區的挑戰與困境

1.尖峰時段交通擁塞──「行」的問題一直是「内科人」難解的痛

圖/取自中時電子報

臺北市政府很早就注意到「内科」周邊交通擁塞的問題,交通局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透過設置單行道、不平衡車道、拓寬民權東路和提頂大道入口,以及路邊禁止停車等措施,把「内科」的交通動線做了有效的規劃,交通大隊還延長了員警指揮交通的勤務時間,大幅改善了尖峰時間的交通狀況。此外,市政府也為園區及周邊區域規劃了34條公車行駛路線、橫跨縣市的通勤專車及捷運文山內湖線,方便臺北縣民到内湖來上班,種種努力大幅提升園區的聯外條件刻濾內科更多的競爭優勢。

但時至今日內科交通壅塞仍舊十分嚴重,臺北市政府交通局104年就主要聯外廊帶進行交通調查,結果顯示內科地區員工上班時間82%集中在上午9時,因此主要道路壅塞時段集中於8時30分~9時30分及18時~19時,尤其以上午尖峰時段壅塞情形更為明顯,不到10分鐘的路段車程時間卻需近30分鐘。

延伸閱讀:

「共創共榮」解決內湖交通壅塞問題

【民視異言堂】內科交通 外科治?

2.園區土地使用日趨飽和

據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統計,2008~2018年間全臺北市整棟商辦及廠辦大樓的交易中,內科成交案即佔總交易金額51%,內湖科技園區廠辦大樓長期炙手可熱,近年來甚至快供不應求。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的資料指出,內湖科技園區從規劃迄今,其發展腹地已達95%以上,園區整體發展已日趨飽和。根據戴德梁行2018年第四季統計,內湖科技園區「西湖、文德及舊宗」三個區段空置率持續下降,其中西湖段空置率供給僅1.3%,2019年新供給將有限。而園區土地使用日趨飽和的情況,也將導致許多企業想進駐卻進不來。

此外,內湖現在已經因內科的上班人口經常上演塞車惡夢,依內科目前的供給來看,若廠商持續進駐,未來有可能再增加3~4成的上班人口,交通問題將是另一大隱憂。

 

(四) 推動「大內湖科技園區」計畫

內湖科技園區至今發展腹地已達95%以上,園區整體發展已趨飽和,為擴大其發展動能,提供園區產業更大之發展空間及更多元之服務設施,臺北市政府將推動大內科計畫。

 

 

 

 

 

 

 

 

 

 

圖/大內科範圍(取自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大內科計畫範圍包含:

鄰近內科的大彎南段工業區(約70.47公頃)、內湖五期重劃區之工商混合專用區(約15.37公頃)、蘆洲里工業區及小彎工業區(約34.67公頃)產業用地,大內科產業用地共計202.46公頃,為內湖科技園區產業用地的2.47倍。

 

 

 

 

 

 

 

 

 

 

1.大內科計畫內大彎南段工業區

原規劃為大型物流業、批發倉儲業及工業、廠房使用。現況土地使用率偏低目前正屬開發中階段,其位內科南端,有少量廠房、廠辦大樓及倉儲批發業者進駐,再加上五期重劃區已完成土地重劃,即將可開發使用,其比照內湖科技園區之允許使用產業項目,引入高附加價值產業、及相關支援性服務產業進駐,除擴大內湖科技產業群聚效果,以彈性的土地利用來增加企業主的投資意願,將繼內湖科技園成為臺北市下一個企業總部及研發中心群聚地,吸引科技與周邊相關業者進駐。

2.蘆洲里附近工業區

屬早期發展之傳統工業區,因整體產業環境變遷、傳統產業式微,鑑於該區鄰近內湖科技園區,爰將其產業比照內科使用,以促進內科發展動能延伸並擴大,同時建立彈性的土地使用管制機制,以解決傳統工業區使用及開發等課題,該區部分地區並以市地重劃方式提供公共設施用地及開放空間,以形塑園區優質產業環境,並與南港經貿園區串連成臺北市科技產業軸帶。


 

3.未來發展與推動

 

 

 

 

 

 

 

圖/取自臺北市產業發展局

大內科商用不動產交易近年持續升溫,2018年底CBRE世邦魏理仕的發布內科投資市場研究報告指出:「過去十年,大內科園區商用不動產投資金額占臺北市總交易金額平均達28%,今年前三季更大幅上升至74%。」顯見大內湖科技園區計畫受到市場的熱烈關注以及發展成長的快速,相信未來將持續擴大內湖科技園區的產業群聚影響範圍!

而未來仍將持續檢討其週邊地區,如大彎北段商業娛樂區、北勢湖工業區、新明路工業區等區域,除將產業發展效益外擴,並將臺北市傳統工業區轉型升級,改善產業發展環境,延伸其產業發展腹地,充實臺北市產業競爭力與發展潛能。

 

資料來源: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科技產業服務中心(2019)。進入臺北科技走廊。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取自 https://www.doed.gov.taipei/Default.aspx。

˙游智文(2018年11月20日)。內科3優勢躍商辦領頭羊!自用、投資買氣強。聯合晚報。取自https://house.udn.com/house/index

˙劉馥瑜(2019年03月16日)。內科打敗竹科 躍全臺身價最高科學園區!。工商時報。取自https://ctee.com.tw/

˙陳韋帆(2019年1月10日)。供給不足空置率緊縮 西湖廠辦月租飆漲1.6%。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www.ettoday.net/

˙陳韋帆(2018年11月15日)。吃下北市5成商辦大樓成交金 「內湖科技園區」崛起!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www.ettoday.net/

˙臺北市政府建設局(民95)。內科奇蹟:一個首都科技園區的誕生。臺北市:臺北市政府建設局。

˙宋吉德(民96)。臺北市政府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內湖科技園區為個案分析(博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維基百科(2019年8月)。內湖科技園區。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

文章作者 :國立中正大學成教系 羅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