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演替–從水牛變滑鼠

最早時期,先住民凱達格蘭平埔族人傍水而居;土地的利用,則是簡易的雜作(如種植地瓜、甘蔗等)、飼養牲畜和提供獵場。清康熙中葉至乾隆年間,漢人陸續前來租園墾荒;同時。亦找尋水源,闢建灌溉圳道、陂塘,大部份的平原,被闢為「水田化」;滿田金黃色的稻穗,即是先民汗水的成果。

從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六八年期間,內湖的經濟產業,農產品有稻米、蔬菜、雜糧、蔗糖、茶葉和水果;林產有竹材、竹筍、木材、木炭薪材等;礦產是石材和煤炭。工業產品有紅磚、臺灣瓦、土製水管和毛刷品。竹細工製品有番箕、謝籃、果籃、竹扇、斗笠等。民國六十一年元月,「內湖特定區開發處」正式成立,該計劃根據臺灣北區區域建設計劃之要求而設立,準備作「全盤」之規劃。最後,以「政府為衡量國內外當前情勢,順應民眾意願,對內湖特定區之開發,變更原定政策,放棄區段徵收,改循公布都市計劃之方式辦理」,終於在同年十二月底,撤銷該處,計劃宣告中止。

依據昭和八年(民國22)內湖庄役場舊文獻,稱當時的水利灌溉面積是488甲(約473公頃);但從民國八十八年底,內湖區農會統計資料顯示:全區耕地(含旱作)面積僅剩約七十餘公頃,實際務農者僅存二百餘人;如此數據,可證明內湖的農業,盛況不再。當下的農產品,主要以蔬菜、花卉、竹筍和水果等;其中以草莓、香菇和花卉,知名度較顯著。自八十五年三月,「時報廣場」落成啟用暨瑞光路上的自由時報印刷廠、臺北市花卉批發市場開幕營業(民國86)以來,號稱「科技廠辦大樓」紛紛競相興建;短短三、四年光陰,廠辦大樓鱗次櫛比地立著,且進駐了多家的電子企業總部,面目煥然一新,猶如「水牛變滑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