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船岩、鯉魚山地區步道

「龍船岩、鯉魚山地區步道」係包括開眼山經龍船岩延伸到圓覺小溪與鯉魚山兩山陵,連接而成的小區域登山步道;其中的開眼山、龍船岩支脈,位於大崙頭山東方約1.5公里,向南漸低延伸,是大湖里與碧山里的分界山稜線。鯉魚山(海拔222公尺)是忠勇山支脈的尾陵,在忠勇山東南側約1公里處,與忠勇山 ( 舊稱大尖山 ) 、圓覺尖山 ( 舊稱小尖山 ) 構成鼎立地形,即所謂的「內湖三尖」。舊地名「白石湖」,即處於兩支脈間,呈「沙漏」狀地貌。

開眼山、龍船岩登山主線道,大致呈南北走向;從開眼山(海拔400.3公尺)向北步行約512公尺處(434高地),可朝西北方上五指山區;另外,向邊沿著山稜線,下降到大湖街尾端的「興善宮」,此支線有部份路段需要在芒草中鑽行,行前請備妥等高線地形圖及指北針,方能避免迷路。在龍船岩(舊名石船,海拔約300公尺)北邊70公尺處,分東西支線連接;朝西北方可走到碧山路62號「黃氏古宅」,行程415公尺;向東步行到大湖街143號許宅,路程約1,453公尺。龍船岩南段,經過編號591圖根點之後,就急降坡到圓覺小溪旁;下降時,手腳應靈活運用,小心踏腳點,避免滑倒;下雨過後,此段步道最好不要通行。平時,若要挑戰攀爬功夫,則可採由圓覺小溪山腳登上龍船岩,在短短的550公尺行程,即刻攀升至近300公尺的高地,坡度大致在30 -40度之間。

市政府交通局列管的鯉魚山登山步道有兩條:1.編號WRC-l01葉氏祖廟到圓覺瀑布潭 ,全長 1,190公尺 ;2.編號WRC-l02葉氏祖廟經鯉魚山到碧山路,全程1,465公尺。綽號WRC-l01路線,係一登山古道;早期,碧山山區在地人前往大湖唯一的捷徑。沿途茂林成蔭,清幽小徑,潺潺的溪流、悅耳的鳥鳴,有如走進「桃花源」;此路段的絕妙景觀,堪稱「內湖第一」。編號WRc,l02步道,大都行走於台階上,建註遊客從碧山路經鯉魚山頂,再步下葉氏祖廟,如此腳程較輕鬆。

開眼山、龍船岩主線屬於單面山地形,東側山坡較緩坡而另一面為斷崖地貌,形勢險峻;類似這種地形的鯉魚山,斷崖面在北山坡,南側尾陵是「豬背斜」單面山老地層特徵,因受岩層的差異變化,呈現高低起伏狀;由於長期遭受風化或侵蝕作用,鬆脆的頁岩地層,因此產生凹陷。站立於開眼山、龍船岩和鯉魚山頂端,視野開闊,適合遠眺。

龍船岩、鯉魚山皆屬於低海拔丘陵地,以氣候環境來看,此地區同是亞熱帶闊葉林生態,唯有少數的琉球松針葉樹散落其間。較特殊的是龍船岩至東眼山之間的東側頂端,長期受到強烈的東北季風侵襲,形成「風衝矮林」現象;其西南側邊坡與鯉魚山北方山崖是一山谷地形,圓覺小溪穿流而過,林相茂盛,樹蔭遮天。全區步道常見的動、植物生態,大致與前述雷同。早晨,您若是起個大早上得山來,五色鳥清脆的似敲木魚的啼聲,讓你一身清涼,散步林間絕不會叫你孤獨的;另有成群的臺灣藍鵲,帶著牠那優美的長尾巴,快速從頭頂飛越而過。附近的人文景觀,有多座寺廟可順道參訪恆光禪寺、圓覺寺、碧山巖開漳聖王廟、金龍禪寺、太陽廟、碧奉宮、葉姓祖廟和興善宮之外,也可以溜到碧山路62號的「黃氏古宅」去看看防土匪的銳眼遺跡,古宅後方有幾株百年老楓香也值得觀賞觀賞,還有大湖街143號旁的「石頭公」和「土匪洞」,也看看有甚麼有趣的故事;圓覺瀑布和碧山路上的臺北老地層景觀,您看過了嗎?另外,建設局剛完成新的親水好去處「大溝溪親水公園」,也向您招手呢!

龍船岩01

龍船岩步道

1. 起迄路線:碧山路64號→龍船岩山頂

2. 路線長度:1800公尺
3. 步道介紹:
龍船岩位於內湖區開眼山稜線下方,標高300公尺,是一塊位處山稜線上的巨岩,由於外形略像船,當地人稱它為「石船」,站在岩石上眺望令人心曠神怡,由龍船岩可眺望大崙頭山、大崙尾山、開眼山、白石湖山、忠勇山、大湖公園……等。
登山客常坐或臥在岩石上,享受大自然及景觀視覺效果,忘卻工作壓力與塵囂,但站在山脊上需注意安全;龍船岩由入口往上爬山約20分鐘,下山約10分鐘,步程相當輕鬆。

龍船岩

鯉魚山步道

1. 起迄路線:葉氏祖廟→鯉魚山頂→碧山路23號
2. 路線長度:1465公尺
3. 步道介紹:
古有世俗漁夫因巧闖桃花源而雀躍不已, 今處都市叢林因漫步鯉魚山而忘卻煩憂; 漫遊鯉魚山步道著實有慰藉心靈之療效。
剛進入步道碧山路入口,心曠神怡油然而生; 往山頂繼續前進,步伐逐漸由輕快轉趨緩慢,在悠靜的山林中聽見自己的喘息聲,隨著清新氣息流竄體內而尚不致於過度疲累。
漸漸的,當爬坡已感到不耐時,不自覺已抵山頂, 歇息片刻,遠眺藍天白雲、臺北盆地及高聳之101大樓, 頓時有遠離塵囂之愉悅心情,疲累隨著汗水人間蒸發。
歇腳後自山頂繼續前進向下走,步伐輕盈不少; 僂身鑽入林中,沿途茂密樹叢夾道交織,光線穿透稀約可見; 雖有台電電塔突兀矗立,然而並未破壞清幽之自然風貌; 眺遠平台分佈於步道沿線,讓人想停下腳步流連駐足; 山裡鳥語蟲鳴,返樸幽靜的自然古道,仿如古詩所頌: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反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迴繞於耳,推薦大家來個親子共遊,體驗內湖的自然生態。

文章內容轉自臺北市內湖區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