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垃圾山

  回顧臺北市過去垃圾處理的歷程,跟全臺50幾個鄉鎮一樣,也曾經一度是以河岸當成垃圾堆置的最終去處。根據民國80年版的臺北市環境白皮書所載──臺北市環保大事記:「北市從1963年3月於濱江街基隆河畔開闢垃圾處理場,集中處理全市垃圾,於1970年4月,為改善松山國際機場環境衛生及景觀,封閉濱江街垃圾場,另於南港山豬窟山窪地實施掩埋,1970年9月,為避免影響中央研究院附近環境衛生,封閉山豬窟垃圾場,於內湖葫蘆洲開闢垃圾處理場,至1985年底關閉。」之後,北市進入所謂的衛生掩埋處理(文山福德坑掩埋場啟用),而到80年內湖焚化廠元月起試,隔年3月正式接管運轉,台北又領先全台進入以焚化處理的時代。

     不同時代有不同面對垃圾的處理方式,但過去市府環保局一直是以垃圾處理為主要的政策,忽略透過政策獎勵的機制,來進行民眾的教育廢棄物減量與回收,一直到89年7月,北市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整體垃圾量才開始快速下降,甚至家戶垃圾至今已減量百分之50以上,一度還因為這樣全市優質的表現而獲得國際大獎。

  但在高速現代化的發展下,堆置在基隆河的垃圾山仍像是無言的山丘,靜靜的躺在基隆河畔,無人聞問;直至近十年來,基隆河沿岸與內湖地區因常淹水,大家才開始注意到這樣橫躺在南湖大橋西側一個堆置了約三百一十三萬立方垃圾、佔地十五公頃的垃圾山,對河川防洪有一些影響。由於,垃圾山已侵入基隆河行水區,為解決妨礙水流的問題,市府因而展開清運,預定清除222萬立方土方垃圾。北市環保局自92年開始規劃內湖垃圾山清除工程,並於95年9月發包,採統包方式辦理,統包工程在95年10月開工,預估到100年初完工。預計清運時間長達5年,清運金額高達11億6,000多萬元,96年開工後曾一度停擺,98年重新復工,4月開始進場清運,已開挖出7,000立方公尺,準備運出至包含台北等4縣市土資場棄置。

     這個計畫讓停用約20年的無言的山丘──內湖垃圾山,重新攪動變成基隆河畔的公共議題焦點;因為這個計畫的實際開挖工程內容,據前北市環保局長沈世宏表示,內湖垃圾山的廢棄物將分四類清運,一是資源回收物再利用、二是可燃垃圾將送至各焚化廠焚燒、三是有毒事業廢棄物委外處理,四是廢土;一部分現地回填、一部分送往山豬窟和各縣市土資場。此案牽動北市四區垃圾處理場及臨近3、4縣市土資場周邊居民要多承受的空污、交通流量、噪因及可能的臭味等衝擊;因此,相關的運作管控備受外界的關注。

  除上述相關問題,環保局承諾研擬出一套完整作業方案,並進行地區說明會,以取得外界的信任之外,為讓這樣的開銷與代價是值得,我也在此呼籲:

1.市政府在後續四年多的施工過程,如何進行良好的工地管控。

2.挖除垃圾山之後,合計15公頃的土地,將如何妥善的空間利用,也應儘早啟動一些大眾的意見徵詢與參與式規劃。

3.建議在現場立下一個甚麼型式的標誌或物件,來見證這塊土地30幾年來的土地傷痕與北市垃圾政策翻轉與市民減量成果的時代意義。

     讓我們反省而謙卑的展現,對城市河岸與公共事務的過去對待與未來展望,也宣示我們的城市發展要走向「與河和解」的另一條道路上;唯有如此,這樣接下來的不便與衝突或許才有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