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湖社區

對大多數的內湖人來說,若是問到「白石湖社區」在哪裡?答案都說:「不知道」;但是,提到「碧山觀光草莓園」,則有超過半數以上的社區朋友,是相當瞭解它的地理位置,由此可知,「碧山觀光草莓園」的名聲,遠勝於「白石湖社區」。「碧山觀光草莓園」是位在「白石湖社區」內。白石湖社區的行政隸屬為碧山里第1,2,3鄰,設有戶籍的住民為151戶491人(2010年10月底資料);是內湖區最北方,且為最高海拔(約250至450公尺之間)的社區。

「白石湖」原是碧山巖開漳聖王廟附近的小「山村」,乃因昔日山坳地勢內,常可見到大片裸露的白色沈積砂岩而得名;是屬於五指山係的丘陵地形,區域內有白石湖山、大崙頭山、開眼山、大尖山(今名忠勇山)及小尖山(今名圓覺尖山)。於清乾隆52(西元1787)年3月,曾是林爽文同黨人林小文抗清事件中的古戰場,地勢險要。「碧山」一詞,係於日治大正13年9月24日,內湖庄長郭華讓題字命名的。區域內,更擁有日治時期,內湖舊八景中的尖頂(今名忠勇山)、石船(今名龍船岩)及圓覺瀑布3處地景。臺灣光復後的七O年代,整個白石湖地區被劃定為山坡地保護區,也因此而保存下蓊鬱的山林美景。

內湖區可堪稱臺北市的「後花園」,湖光山色,美景天成;白石湖地區更可謂內湖的「後庭園」,山巒起伏,地勢萬千。在臺北市的12個行政區中,內湖區是屬於開發較晚的區域;40年前,還是一幅傳統的遠山稻田、紅屋綠籬,炊煙裊裊農村景色。今日的內湖區,已是大大的在改變中,由「水牛變滑鼠」的舊農業社會轉成蓬勃的工商社會。境內擁有亮麗的「內湖科技園區」企業年營業額達新台幣2兆餘元佳績;園區內,嶄新的現代化廠辦大樓林立,身處其間,彷彿進入美國的科技「矽谷」現場。白石湖社區亦同樣的在蛻變當中,但是美景地貌、住民熱情依然不變,改變的是社區「軟實力」。

白石湖社區發展協會,在第2任理事長劉昭賢的帶領之下,積極的從事社區總體營造工作。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於今年初,配合陸續完成了白石湖吊橋、同心圓溼地生態園區及夫妻樹觀景平臺等設施,增加了臺北市民親近社區的休憩景點。社區發展協會在今年內,辦理了社會局「綠美化環境生態課程」、衛生局「社區健康生活課程」、產發局「社區綠化教室基礎班」課程;另外,也安排了外縣市績優社區營造參訪;同時,也舉辦社區生態藝文及新春團拜、中秋敬老晚會等活動。為了綠美化社區環境,糾集了大批的社區志工,定期的從事社區改造工作,無怨無悔,全心的投入,令人為之動容。

內湖社區大學也將白石湖社區連結為社區夥伴,使其成為「學習型社區」;在今年八月起,辦理了「深耕.培力——白石湖社區文化工作隊」工作坊課程,輔導成立「社區文化工作隊」,從事於社區環境、人文歷史及經濟產業的普查工作,旨在協助白石湖社區做好社區營造工作,共同打造成「內湖桃花源」社區目標而努力。

 

 

 

圖說:

今年春節新開放通行的龍骨型「白石湖吊橋」,已形成白石湖社區新的地標

具有百年文化資產的黃氏古宅,常吸引遊客的親近。

特殊稜線地景──龍船岩(舊稱石船),係內湖舊八景之ㄧ。

享有盛名的白石湖農特產──石崁甜柿

劉昭賢理事長熱心地方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