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帶橋下的『釣』察紀錄

錦帶橋下的『釣』察紀錄

◎內湖大湖公園內的錦帶撟,曾在2014年法國網路票選「世界人間仙境橋」

錦帶橋座落於大湖公園中池與大池間,而大湖公園原來是內湖區早期農業時代的一座大型灌溉陂塘,舊名「十四份陂」,通過十四份陂圳灌溉農業時期內湖灣仔地區130公頃的「水田」;在都市化過程中,填湖造路,舖設了現在的成功路五段,因此現在看到的大湖水面積約為原十四份陂的五分之三。

 

根據內湖區志記載,農業時期的十四份陂生態豐富。舊時,「十四份陂」是一處山坳地,山崗環繞,儼然「山中湖泊」。由於長期處「濕地」狀態,水草、灌木叢生,動植物生態豐富,堪稱內湖第一;其中鴛鴦、水鴨等水鳥,棲息其中;本土淡水魚如鯽魚、鱸鰻、七星鯉等,數量繁多。每逢夏季枯水期,村民即攜帶「魚罩」去捕魚,或摸田貝,或撈田螺。如今則不見鱸鰻、七星鱧; 取而代之的則是大量的外來魚種。

 

這三年多以來,筆者在這紀錄到的水生動物中,最令人著迷的是臺灣原生淡水魚種――牛屎鯽。幾年前,不經意的釣到這種美麗的小魚,在釣魚前輩的告知下知道牠的俗名「牛屎鯽」;非常有趣的是美得可作觀賞魚種,竟然有這麽俗氣的名字。

 

 

 

 
◎田中革條鰟鮍,又名「臺灣石鮒」 ◎高體鰟鮍

 

這2種臺灣原生種小型魚根據坊間圖鑑記載身長最長不超過10公分,在大湖公園釣上來則沒有超過8公分,一般介於3~6公分。在臺灣俗名「牛屎鯽」的小型魚,共有5種,而大湖公園出現2種,分別為上左圖的「田中革條鰟鮍」,又名「臺灣石鮒」,此魚種列為臺灣特有種。上右圖為「高體鰟鮍」,高體鰟鮍又有水中移動的彩虹的美名,以上皆為公魚。

 

 

 
◎田中革條鰟鮍(母) ◎高體鰟鮍(母)

 

 

而上面二圖分別為田中革條鰟鮍(母)和高體鰟鮍(母)。我們看到母魚泄殖口有一長管,不是魚大便,是母魚的產卵管。每年的春秋兩季是鰟鮍魚的繁殖季節,公魚會呈現豔麗的婚姻色,母魚則長出產卵管,母魚會尋找河蚌將產卵管插入河蚌縫隙中產卵,公魚則在母魚產卵後趨前排精;仔魚在河蚌的保護下孵化後離開,在母魚產卵的同時,河蚌將自己的小孩(鉤介)附掛於母魚身體組織,藉由母魚將其後代帶至其他水域;兩者繁殖後代,互利共生。

 

 

公園的水域中的臺灣原生魚種常見的有臺灣土鯽、臺灣圓吻鯝、奇力魚(海鰱仔)、曲腰魚麥穗魚(車栓仔、尖嘴仔)、極樂吻蝦虎等,而兩爬類則有臺灣斑龜和鱉。在豪大雨後,水域中偶爾出現隨上游溪水沖入之原生臺灣馬口魚及苦花。

 

 

◎大湖公園河蚌

◎臺灣土鯽

◎臺灣圓吻鯝

◎奇力魚 (海鰱仔)

◎曲腰魚

 

其中高體鰟鮍及臺灣圓吻鯝,在2017臺灣淡水魚紅皮書中,列為瀕臨危險。其主要原因有棲地消失,環境污染及外來種入侵。而在大湖公園族群較大的外來魚種,則有吳郭魚、藍寶石(巴西珠母麗魚)、鯉魚、琵琶鼠(骨甲鯰)和泰國鱧魚。未列入圖鑑釣魚人常提及(花)羅漢魚,紅鯽魚及朱文錦。其中以琵琶鼠及泰國鱧魚對本土魚種影響最深;主要是其習性及生存能力,此二種魚能在水質條件極差情況下存活加上在台灣沒有天敵,一條長30公分以上之琵琶鼠,一天能吃掉3000 ~ 5000顆魚卵,而泰國鱧魚能獵食大量小型魚,甚至大型魚及小型水鳥。

 

 

◎琵琶鼠

◎泰國鱧魚

 

 

現在的大湖公園兼具蓄洪及休憩功能,因大量的人造設施對臺灣原生的動物不友善,由於人為干擾及不當放生造成原生物種日趨減少,更有可能消失,期望相關單位能結合社區進行原生水棲生物的棲地保護,設置更多的人工浮島及設法栽種水生植物,讓美麗的臺灣原生種能棲息繁衍後代;泄洪時,能提早安排,避免水泄過多,造成岸邊河蚌逃生不及。除河蚌大量死亡外,同時影響原生屎鯽繁殖。地區內的生態多樣性,可經由專家學者和社區營造,得以讓內湖區的人文和自然環境,能長久保留給下一代。

 

圖文/張嘉宏 (內湖文史調查寫作班 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