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河治理看生態永續與文化保存

內湖松山、南港、汐止社大 自然學程講師

荒野保護協會 汐湖連絡處負責人

2023年基隆河守護論壇 小河域治理議題召集人

前言

    小河流域不僅是物種基因寶庫,也是常民生活的場域,

護岸工程若使用大量筆直水泥來建造,雖然有效防止了土壤流失

卻破壞了流域生物的棲地和生態廊道也消滅在地水岸文化資產。

觀察野溪整治 水涵養變少滯洪功能變差物種變少水質變差

缺乏在地感情、、、,這些問題需要一段時間的追蹤觀察比較,

市府需要落實施工前後的調查和檢討,因為民眾的冷漠和認知不足,

看似美侖美範的河岸,配合政府扮演溪流殺手,一條條的「溪流」開腸剖肚,變成穿上制服的「水溝」,甚至正在斷絕許多物種的後代。

壹、特色自然景觀消失

    ․ 溪流曲折寬窄拉直變水溝

    ․ 石壁潭或石門景觀破壞

    ․ 河道變窄, 低灘青青河畔草消失

貳、原生態消失

    水岸植栽營造鳥語花香,蝴蝶飛舞的社區,優先考慮在地容易維護的品種,觀賞植物、蝴蝶食草和蜜源植物、誘鳥植物、民俗植物、

   在地原生水岸植物、、、。

  1. 棲地體檢

    ․ 以水體為家的動物

    ․ 以溪岸為家的動物

    ․ 以濕地為家的動物

    ․ 以箱涵為家的動物

    ․ 熱點管理

  2. 基因交流陸橋

  3. 洄遊廊道

  4. 繁殖廊道

  5. 飲水路徑

6. 流域維護管理

  7. 污水處理規劃

  8. 防汛抗旱設施

參、文化資源消失

   文化地景消失,喪失在地人與溪流的特殊文化與情感記憶,

原有河岸被溪水雕塑的地形景觀及生痕化石、黃蠟石、、、完全剷除,

    穿上外來石塊。

在地水岸文化,在制式規劃下變成穿上制服的水溝和北方宮殿式的建築。

  1. 在地特色地景:石碇、古圳、古橋墩、、、

  2. 水岸文化:港口、渡口、水岸人家、水車、取水碼頭、洗衣、

     捕魚、放牛、、、

  3. 流域產業:樟腦、染布、煤礦、線香、玻璃砂、、、

總結

1. 小河治理需跨域討論

    工程規劃將增加生態及文化層面的友善設計,

由生態專家盤點生態熱區,文史專家盤點特色文資,

成立監督平台也可以邀集生態界、文化界與工程界共同討論,

能讓流域設計更永續,讓我們的城市更邁向文明。

2. 小河流域整治評估與復育

․ 生態復育與永續:恢復被人類破壞的物種熱點棲地,

    例如:蟲魚、蝦蟹、螺貝、龜鱉和鳥獸。

     達到生態永續生存與利用,

    例如:吃農業害蟲的蜻蜓、螢火蟲、青蛙、燕子、蝙蝠、、、,

          魚蝦貝類水產利用以及背後完整的食物鏈。

․ 文化保存與活化:以工程手段保存或營造文化亮點。

鸕鶿季 – 河流轉彎遇到你

林素瑛 隊長/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基隆河錫口水環境巡守隊

鸕鶿是基隆河流域上中下游的冬季候鳥,為愛護自然守護水域,一群2000多名公民觀察家組成基隆河鸕鶿網,跨縣市一同紀錄鸕鶿的候鳥的遷移路徑與物種特性,松山社大基隆河錫口水還境巡守隊發揮資源整合與社群推動力量,通過111年度「鸕鶿季-河流轉彎遇到你」參與式預算,啟動松山地方創生與鸕鶿生態守護、水域環境調查工作,透過系列活動,倡議生態文化,進一步將守護自然從陸地延伸至天空,達成建構基隆河生態資源普查之願景。

盤查汐止姜子寮溪文史,啟動東山再起契機

邱志祥 秘書長/台灣安基環境永續協會

汐止東山里姜子寮溪、石硿溪匯集為保長坑溪,於汐止注入基隆河。該區分為姜子寮、石壁子及鵠鵠崙3大區,於民國58年遭逢芙勞西颱風引發的大崩山,導致姜子寮山區造林產業瓦解,原有水稻梯田景觀驟變及大量居民的遷移。迄今54年,於經濟面發展緩步,社會面逐漸邊緣化,唯獨環境面保存良好生態。爰「台灣安基環境永續協會」於林智謀老師的提議下,發起串聯東山里里長、汐止社大、東山國小、綠色旅遊協會,徵得在地耆老認同支持,向新北市文化局申請獲准執行「汐說姜子寮-東山里文資踏查」社造案,藉由訪談耆老、實地踏查記錄姜子寮溪等流域,昔日聚落、古道及產業文史歷程,及時重建記憶地圖,激發東山里居民合作創新與永續經營理念,啟動區域發展契機,成為新北市再一地方創新亮點。

從交通廊道探索城市變遷與生態廊道共融探討!

郭智佳 執行長/田間文創(協同)新北市汐止社區大學

基隆河系生態廊道,因工業發展消失多年的毛蟹、鱸鰻還有北峰溪珍貴圓吻鯝魚洄游,近年因大河流域汚染減緩,洄游生物現蹤大小河域,但北峰溪正面臨更嚴酷的考驗,生態復育與城市發展成為新的課題。

從小河治理看生態永續與文化保存

林智謀 講師/臺北市內湖社區大學

大台北小河治理對防洪有一定效果,尤其營造步道涼亭和綠美化,提供市民休閒和運動,功不可沒。回頭檢視河流的原生態和水岸文化,卻逐步消失中。邁向永續城市的大台北,還需要繼續努力。

臺北新生流域 – 樣貌勾勒與議題指認

劉哲瑋,臺北新生流域網絡社群參與者

臺北市新生大排及東側系統,屬於市區重要的雨水下水道主幹線,其位置大致沿著新生南北路路廊以及東側沿安和路方向,此排水路徑所形成的集水範圍,由北到南涉及中山區、大安區、中正區、信義區等行政區,集水範圍約 20.8 平方公里。

新生大排長度約 6.5 公里的通廊空間,包含著排水系統、平面道路、高架橋、抽水站設施,另東側系統長度約 3 公里,包含排水箱涵與公園綠地、道路等,水路通廊至今的演變,也是臺北都市發展歷程的縮影。

都市化的基礎建設:排水系統、道路系統

新生大排的歷史,可追溯於 1933 年開始興建堀川排水路,並於 1942 年完工,成為當時都市往東發展的排水系統主幹道,爾後於 1988 年基隆河堤防興建完工,大排末端與基隆河之間設置閘門設施;由水路所創造的通廊空間,則因應車輛交通需求,沿線包含曾設置光華陸橋 (於 1971 年完工,並於 2006 年拆除)、拓寬新生南路而採取排水路加蓋工程 (1972 年完工至今)、設置新生高架橋 (於 1983 年完工啟用 並於 2009 年完成整修工程後使用至今)。

臺北新生流域文史地點與路線地圖
網址:https://goo.gl/maps/BM1KwtabJYzQRaU9A

城市轉型觀點下的水路通廊

近年臺北市逐步落實人本交通措施,包含拆除光華陸橋、新生南路設置公車專用道、新生南路人行道拓寬、新生南北路及高架橋下設置 Youbike 站點等措施;水環境的行動面向,則包含水利處於新生大排末端設置治水體驗園區、沿線街區內的水環境營造行動、推動市區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措施。百年前的排水路所形成至今的通廊空間,肩負著城市水文、交通路廊、道路綠資源等多種功能角色。

民間新生流域社群於 2023 年四月至六月籌辦系列活動,與中山社區大學、大安社區大學、雙連大溝打勾勾等流域社群單位合作,包含各段走讀與踏查、願景論壇與擺攤交流,並建立流域線上地圖及資料共筆文件,本次報告將分享近期已蒐集公眾提供的流域議題意見,面向包含:水藍圖計畫與降雨容受度、營造街區巷弄水環境、水質改善、環境教育類提案、新生高架橋交通無車化方案、水路沿線空間營造願景方案。

邁向 2033 水路始建百年,一起來分享您的願景觀點吧 !

臺北新生流域「觀點便利貼」✍ 線上填寫表單:https://forms.gle/5PimLP7aD4zE7bqy7

歡迎瀏覽歷次社區大學公民週與走讀活動,公眾分享的「觀點便利貼」網頁: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kxHp8RYvB-xcQe0RjKKeWbi3vWuoanQLto1zVfYXkYg/edit?usp=sharing

歡迎參與「臺北新生流域網絡」社群,我們持續推動:
(1) 彙整流域議題、當代資料、文史素材
(2) 舉辦各段踏查、拜訪活動、議題討論
(3) 發展城市水路的行動方案

Facbook Group 討論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82154450196478

社群共筆文件
https://g0v.hackmd.io/@chewei/xinsheng-water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