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洲仔尾舊聚落

內湖洲仔尾舊聚落

一個迷人城市的發展,必然和河流脫離不了關係。從古時候的河運之便,商港和渡口吸引人們在河邊聚集,後來逐漸發展成聚落,正如淡水河和基隆河之於臺北的發展。而從古地圖來看,基隆河過去在臺北市境內有許多大彎,這些在早期不僅曾造成陸運的不便,也被視為沿岸水患的禍首。因此在1964年以及1991年兩次的截彎取直,或許讓基隆河下游的水患得以改善,因應而生的大直和內科一帶重劃區,看似也帶動當地發展。但河川改道也造成沿岸自然環境的劇變,以及許多文化地景的消失。

我們的過去來自河流,如今卻似乎越來越遠離河流。而在基河之右尚存如此地方,道路不寬、車流不多,沿路可瀏覽幾棟錯落而有歷史的建築閃過眼前。隨意走進車輛難以進入的巷內,卻被突然出現的老宅所驚喜,隱約有些故事被訴說。故事等待被傳頌,老建築也一直都在,但曾經的內湖禁建和基隆河防洪限建,使這裡因為延遲而產生發展上的差異 (延異,differance)。而如今開發的巨手終究來到,當地許多倖存至今的老建築,也被嶄新的公寓大廈所取代,或者即將被取代,消失了無痕。

漸漸的我們都忘記了,曾經最珍惜的東西,但我希望這些故事能被繼續傳頌,這些可能將被取代的老建築,依舊能保留一些痕跡讓人追憶。這裡離臺北市中心其實不遠,和錫口隔著基隆河對望的內湖新明路,先民將這裡喚作「洲尾」。

新明路東起成功橋頭、西止於潭美街與南京東路交界的三角公園附近,概略可由舊宗路和成美橋分為東西兩段。成美橋東段路寬20米,是政策規劃下的輕工業聚集區;西段路寬從八米至最尾端不到兩米,是穿越性車流不多的寧靜住宅區,也保留許多舊建築。而洲尾聚落的範圍概略屬於新明路西段,對應至今日行政區約包含內湖週美里和行善里。

為何稱為「洲尾」?或許翻開舊地圖即可推敲出原因,過去基隆河流至麥帥橋一處轉了一個大彎,流經今日行善路、新湖一路之間;因此,在今日新明路、行善路、潭美街等地方,在基隆河截彎取直前是一個狹長的沙洲地形,洲尾聚落位於此沙洲最尾端、隔著基隆河和錫口街對望,故以此地理特色喚作「洲尾」。

洲尾聚落受到基隆河的影響,不僅表現在其地名,更與當地經濟、信仰和聚落興衰息息相關。整個內湖地區在清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間陸續有漢人移居墾荒,但有別於內湖占多數的漳州籍移民,洲尾以泉州移民為主,當時主要家族包括林、陳、沈、柯、楊、梁、張、黃等姓。受祖籍影響,洲尾在信仰上屬於松山慈祐宮「錫口十三街庄過爐遶境」的祭祀圈,每年農曆三月左右的媽祖遶境,也為了感念過去洲尾人「以工換酬」的奉獻,爐主是由錫口和洲尾兩地輪值。

而因應沙洲地形,早期洲尾的農作以番薯為當地盛產。到了日治時期時,任內湖庄長郭華讓動員當地保甲壯丁,修築聯絡內湖和松山的「內湖松山道」,此古道從今內湖路二段的內湖庄役所附近起始、途經成功路二段,於成功橋頭右拐進新明路,最後在洲尾當地「上洲尾渡」和「下洲尾渡」兩個渡口,搭乘渡船到對岸錫口街。洲尾也因渡口的人潮聚集,逐漸在渡口附近發展出垂直於河道和新明路的小市街,而後又沿著新明路逐漸擴大聚落的範圍。民國37年,長壽吊橋 (今成美長壽橋) 啟用後,上洲尾和下洲尾兩個渡口逐漸停用;但此兩個渡口對應到今日的位置,又分別有「成美長壽橋」和「彩虹橋」此兩座人行橋,通往基隆河對岸的松河街、饒河街一帶。

綜觀洲尾聚落,概略可抓出一些具有重大影響的時間點:日治大正年間 (192x~193x年) 修築內湖松山道、民國37年長壽吊橋啟用、民國53年通過洲尾北側的麥克阿瑟公路 (今南京東路六段) 通車、民國57年內湖併入臺北市、民國73年經當地居民保留請願仍無效的舊長壽吊橋拆除、民國80年當地半島型的沙洲地貌因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而消失。而近年民國96年彩虹橋啟用、民國103年捷運松山線通車,巨觀而言,也讓洲尾當地受益。

整體而言,現在的新明路洲尾聚落,被南京東路和舊宗路成美橋等重要幹道,以及基隆河此地自然地景所包圍,雖然同樣是在臺北市內,卻和其週邊都市景觀截然不同。其北邊是因基隆河截彎取直後,土地重劃誕生的科技園區和國宅,南邊基隆河對岸是因饒河街夜市帶來的大量觀光人潮,西側在土地使用上作為工業區的新明路前段聚集了許多輕工業,而新明路後段的洲尾聚落沒有大量觀光人潮、沒有大量工廠聚集、沒有商業辦公。在這裡所擁有的就是寧靜,四、五層的步登公寓間,安插零星幾棟十幾層的高層住宅,而更多的是三層樓以下的透天厝,其中更有零星單層或二層的老房子,從其斑駁外觀可以窺探其悠久的時間刻痕。

來內湖洲尾走走吧,一個離臺北市中心不遠的地方,卻有著難得的緩慢與寧靜。

 

◎帶著孫子逛新明老街去

◎彩虹橋夜貌

◎尚有傳統攤商的新明舊街一景

◎社區內新舊房子並存

文/ 陳 鴻 檳     圖/ 陳 金 讚 (內湖社大 社區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