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戀雙湖

在內湖長大的孩子,對於大湖和碧湖絕對不陌生;記得兒時的自己,也常騎腳踏車徜徉在兩個湖畔,湖邊的游泳池更有如數家珍的回憶,隨著生活忙碌捷運開通後,這些記憶似乎隨之遙遠,彷彿只能在閒暇時刻,再憶起那美好的時光。

5月25日一個難得的周末,母親邀我一同參與內湖社區大學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舉辦的「雙湖戀」導覽,當天上午9點,大湖公園捷運站集合時,發現辦理導覽活動的團體很多,參與活動的年齡層也很廣,充分展現溫馨樂活的生氣。

 

內湖的主要地標為大湖公園,因此大湖公園便為首要導覽的背景,大湖舊名「十四份陂」,在日治時期以前,是供130公頃農業灌溉的大埤塘,而南側的白鷺山早期棲息著成千上萬的滿山白鷺群,恰似「白花繽紛」極為壯觀,古稱內湖八景之一,今日雖能見白鷺翩翩,但其成群滿山的白鷺,壯碩景觀卻成為無法復見的故事。

 

在遺憾之餘,讓人驚喜的是湖岸旁,竟有一條存留下來,輕便鐵路路徑的遺跡,就是當初運煤的古道,漫步在古道上能感受微微上坡和轉彎的弧度,旁邊岩壁亦有當時開鑿的痕跡,想著當時的人,靠著人力一路的將煤炭推往南港,就能感受到那種吃力和辛苦,同時也令人惋惜為了都市化的建設,將許多值得保存的古蹟破壞得殆盡,留下的只剩下口傳史料和後代無限的想像空間。

 

走過古道看到一個百年舊水閘門的遺跡,清末以來它掌管了此地的農業發展,若不是陳老師告知很難發現其位置,在水閘門旁有一座土地公廟與一祠堂比鄰,稱之「老公祠」,若是外地人來訪,一定不清楚為何祠堂稱為「老公祠」。從老一輩的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當時在修建十四份陂時,工程延宕不順,而當時主事者誤信傳言用活人祭水神,於是到艋舺地區找來一位又老又病的老乞丐,將其投入十四份陂祭水神,事後在湖畔建立這座老公祠,將靈位祠奉於此地,讓後人記得祂的奉獻,現在想起雖不科學,但百年來祂也在此保佑守護內湖子孫,值得人們祭祀和緬懷。

 

沿著十四份陂的水道,即可見到「黃石公廟」,傳說廟內的巨石從白鷺山掉落時,曾有一位身著黃袍的老者盤坐其上,故後人直稱「黃石公」。黃石公本屹立於現今廟前的大馬路中央處,民國六十七年間,因新道路施工時,經地方人士討論後,決定以吊車吊移西側重新立廟。在凝觀神石的同時,一旁的長輩紛紛形容,在「大家樂」興起的時代,黃石公廟聚集無數求「明牌」的賭徒與攤販,有如一座夜市般的熱鬧,如今想像對於年輕的一輩來說,實為有趣的景象。

 

接著大家搭上公車前往梘頭福德祠,老師向大家說明「梘」台語念Kéng,景美的「景」台語同音,所謂「梘」是一種灌溉設施,以木樁和木板構成ㄩ型槽,架跨溪河之上,換言之梘頭福德祠的位置在於新陂尾圳大木梘的前端,而土地公每年的慶典「夜弄土地公」,更是臺灣少有的慶典形式,每年的元宵節內湖也不落人後的大肆慶祝。

 

之後,我們到了金龍隧道旁的一個特別景點,這要從臺北大龍峒說起,也就是今天延平北路4段與敦煌路一帶,陳氏家族在此名氣相當,在清治時期共出了三位舉人,分別是陳維英、陳維藻、陳樹藍,族人中也有好幾位功名在身的秀才,他們來臺的第一代始祖陳文灡墓園即在內湖,為特殊的旗杆式墓園,根據大清律例,獲鄉試中舉的人,可獲得科舉獎賞,高達數人高的「石礎」及「木旗竿」一對,並可將插著木旗竿的石礎旗竿,公開陳列於家宅前埕以彰顯功名。因此,陳文灡因子孫功名歷歷,墓園亦有旗竿光宗耀祖,如今石礎保存完整紋路仍清晰可見,整體的墓園規格也頗為講究,如此特別又有歷史價值的文化資產,希望能夠透過官方力量保存下來。

 

最後,我們來到雙湖戀的重點碧湖,馬上看到國際名竹編大師王文志老師辛苦的身影,站在即將完成的「碧湖織屋」上使人感動萬千,如此特別的建築,亦會成為內湖新的展演空間;再加上文化局與創世紀詩社合作未來會在湖畔設置「創世紀譽揚廣場」,還有內湖社大與工務局水利工程處合作在內溝溪的文化走廊──「五份上溪圖」等,這一連串的建設更提升內湖的文化氣息,想到未來內湖的生活環境更顯越來越愜意,就讓人興奮不已。因為自己所學關係常走動於臺灣各地的鄉鎮,從未停下腳步好好的瞭解自己的家,藉此次活動的機會,讓我再次的愛上了內湖,雖然時間的關係未能走遍所有值得參訪的古蹟名勝,不過我想這是上天為未來留下的伏筆,相信之後的內湖會越來越美,永遠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和看不完的文化存在,值得大家一再回味探訪。

文/ 吳 郁 欣 (內湖區民)

 大湖公園陽光草坪合影留念

 

碧湖公園小白宮前合影

 

碧湖織屋-陳金讚攝